人生·事業(yè)的結果 = 思維方式(人格·理念)×努力(熱情)×能力
人生和事業(yè)的結果由“思維方式”“努力”和“能力”三個要素的乘積決定。這個“能力”和“努力”分別可以從0分到100分打分,兩者相乘。這樣的話,與自以為能力強、驕傲自滿、不肯努力的人相比,認為自己能力平平,但比誰都努力、有燃燒般熱情的人能夠取得更為出色的事業(yè)成果。所謂“思維方式”就是人生態(tài)度。從–100分到+100分打分。因為是相乘關系,稍稍負面的“思維方式”,就會帶來負的人生結果。
所以,在“人生·工作的方程式”中,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,但最重要的是:具備作為人應該有的正確的思維方式。
所謂正確的思維方式就是思考“作為人,何謂正確”。
“要正直”“不可撒謊”“不可騙人”“要信守承諾”“要關愛他人”,等等,這是孩童時代,父母和老師教給我們的最樸實的道德觀。大家會覺得:“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?”但實際上,恐怕沒有人百分之百地實踐了這些道德觀吧。不斷地用“作為人,何謂正確”來捫心自問,拿出勇氣,把正確的事情貫徹到底。這一點非常重要。導致人類成功的是一顆好心,這顆好心用“愛”“真誠”及“和諧”這些詞匯來表達。
所謂和諧之心,就是不僅希望自己,同時也希望身邊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。從愛、真誠及和諧之心中產(chǎn)生的思想,就是引導人們走向成功的基礎。
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,既有“只要對自己有利就行”的利己心,也有“即便犧牲自己,也要幫助他人”的利他心。
在做出某項決定的時候,哪怕夾雜些許私心,都會影響判斷的正確性,結果就會導致錯誤和失策。如果大家都把對對方的關心和同情拋在腦后,而把“私”字放在首位,那么就得不到周圍人的幫助,工作也不可能順利推進。一旦發(fā)生問題,人們往往不是檢討自己,而是責備別人。受到別人的警告或指責,誰都會感到不舒服,會馬上為自己辯護:“那不可能!我沒有那種意圖?!?/span>抑制這類情緒,首先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。這樣的話,就會意識到自身存在的某些問題。比如,有人批評:“企業(yè)員工有官僚氣?!?/span>但是,我們每一個人的言談舉止確確實實造成了社會對企業(yè)形象的負面印象。我們要保持謙虛、坦誠之心,自我反省,努力塑造一個理想的企業(yè)。有這種胸懷的人,就能坦誠接受別人的忠告,宛如干燥的沙地吸收水分一樣,吸收更多有益的東西,促進自己的成長和進步。